愛護小寶貝 從營養補給開始
文/營養師 王基鴻
兒童飲食習慣問題
一般兒童食慾低、胃口不佳,通常起因於冷飲太多,傷害脾胃的氣血運行、或含糖飲料使血糖持續過高,或因零食點心過多、或份量太大,應該適量卻吃過頭等因素,造成正餐用餐時刻沒有食慾,但是非用餐時刻卻有饑餓感,而去吃零食的惡性循環。
也有兒童胃口太好,正餐吃太多不受節制、或三餐有吃且零食不間斷,造成熱量攝取過多、或糖份、油份攝取過多,因此而有體重過重身材肥胖,使高血壓、糖尿病等成人病過早發生於學童身上。
偏食行為,如偏好日式炸豬排、炸雞排、炸雞腿、鹽酥雞,攝取過多蛋白質造成腎臟負擔,或喜好吃甜食、或油炸物,如蘋果派、薯條、地瓜條、勾芡類菜餚,造成油脂攝取過多,不只造成體內壞油過多,且大量吃入油炸產生的毒素,如反式脂肪及活性氧(自由基)造成心臟血管提早卡油。
挑食行為,如蔬菜類只吃高麗菜、或花椰菜、或白菜、或顏色較淡、較有甜味的蔬菜,不吃紅蘿蔔、不吃芥菜、不吃黑木耳、不吃香菇,不吃有苦味、或有特殊味道、顏色較深的蔬菜,通常此時又因課業多、持續性讀書、用眼時間多,但卻沒有攝取足夠的養份,如葉黃素、類胡蘿蔔素等營養素來保養眼睛,會造成眼睛疾病的問題,最常見的就是近視,同時因纖維及水份攝取不足,造成容易有便秘問題出現。
沒吃早餐,可能因太晚睡使得早上起不來、或有賴床習慣,造成沒有足夠時間吃早餐,或因家庭因素草草吃完早餐,或任意買喜好的早餐,如油炸的雞塊、或薯條並搭配冷飲;或因平時冷飲喝過多造成脾胃運行之氣受損,使得早上起床後沒有胃口吃早餐,根據政府研究已證實沒吃早餐不只造成營養缺乏、生長變慢,更可怕的是同時會影響到上午的學習狀況,進而使成績退步墊底,然後增加放學後課輔的時間,最後回家時刻更晚、上床時間更晚,引發難以解決的惡性循環,甚至於還有將寒暑假時間挪作為課業輔導,追趕落後的進度,並剝奪原本要多運動多接近大自然的機會,也因此失去增加刺激身體生長及人格視野薰陶的機會。
晚餐不正常,可能因課後輔導或安親班造成晚餐太晚吃或隨便吃,或因家庭因素,家長還在為國家經濟打拼,學童已放學回到家,若沒人督促常隨意用餐,如炸雞排配珍珠奶茶、或蔥油餅配紅茶,或亦有全家一起吃油脂過多的自助餐或便當等情況。
兒童生長發育與學習問題
生長遲緩或發育不足問題,外在因素如課業重、背包重,內在因素如挑食、偏食,家中飯菜未考慮學童喜好,或急促隨便狼吞虎嚥吃完營養午餐跑去遊戲,或親子因素如長輩父母沒有時間一起坐下來陪孩子吃飯,或培養學童正確的用餐習慣,甚至於將此飲食學習責任交付學校教育中,一對多的教學方式等等,使食量偏低造成此問題。
運動量偏低,起因於都市化環境沒有足夠空間或機會運動,也有可能因課業問題沒有時間運動,或是安全因素上下學由父母接送,皆會減少走路、騎腳踏車運動的機會,長久下來造成攝取的食物與熱量無法完成消耗掉,容易形成脂肪的累積,造成體重增加、肥肉增加、外型改變,此外不足夠的運動量,也會造成胃口下降、食慾減低。
重要礦物質攝取不足,常見如鈣質攝取不足問題,因為中國式食物本來就無法攝取足夠鈣質,加上不藉由特定高鈣食物如奶類、起司,或特定深綠蔬菜補充三餐飲食之不足,造成身高不夠高、發育不建全,會使得女性日後生產不易,或男生女生骨骼不正、不夠開闊,內臟無法健全成長,造成中老年人的慢性病易發生,且不易改善。此外,鐵質攝取不足問題,常見於處於快速成長的孩童,若發生鐵質的攝取量不足成長所需,易有貧血的問題產生,而這會影響到智力發展,並造成無法改善難以彌補的智力傷害。
雙親及師長的觀念錯誤,亦是造成學童營養飲食不健康的原因,而這是所有營養保健問題最不易處理的,也是營養保健中相當大的阻力,造成學童有此問題的原因是,父母雙親本身主動帶學童至速食店讓學童在遊戲室中玩耍,隨後當孩童肚子餓、或想吃東西時,經常給予高油脂、高毒素的薯條,以及傷害脾胃、傷害骨骼的汽水等含糖含磷酸的冷飲,捨卻菜單中盒裝牛奶、或盒裝蔬菜,而這狀況可能在孩童能使用遊戲室時就開始發生,一直持續到能自行前往此類速食店。也有學校師長或父母雙親以此類食物為獎勵或交換條件,筆者亦曾多次在中部市區,看工讀生穿著美式速食制服,背著外送包大剌剌送到校內班級,雖然當下是送來所謂的歡樂,其實也送來日後疾病的苦痛,當然速食店不當的行銷包裝,如生日派對場地提供,還有吃了會歡樂的小朋友餐、及附贈的無智能助益的玩具與強力廣告,也是營養保健中相當大的阻力,在已開發國家如美國舊金山市,垃圾食物(高熱量食物)附贈玩具的商業行為已被立法禁止,亦是值得國內各專家來學習。
解決方案
學童保健叮嚀:三餐的飲食份量要正常,且營養均衡足夠,尤其早餐一定要吃!同時每日要飲用足夠的水份,同時是乾淨無污染好吸收的水,以預防學童性便祕,不宜用含刺激性飲料,如茶、可樂汽水、或含糖、或含冰塊溫度太低的飲料來取代!
兒童保健專家表示,6歲之前的兒童對營養的需求量很大,喝水是關鍵的一環,因為許多營養物質須溶于水後才能分解吸收,體內新陳代謝也需要水,不同年齡階段兒童每天的飲水量也不同,1~2歲為600~1000㏄,3~6歲為1000~1500㏄,家長和老師應讓兒童養成每日多喝水的好習慣,從清晨起床的第一杯水開始,每天均勻分成五、六次,讓孩子攝入成長所須的充足水分。
依衛生署建議,兒童應每日喝1~2份鮮奶、或乳製品、或其他高鈣食物,來補充三餐不均衡造成鈣質攝取不足的問題,正所謂歹竹出好筍,也許先天遺傳有其不足,但是如果能配合後天的調理,一樣能開創人生高度的無限未來。
兒童每日應攝取不同的疏菜3份以上(一份約為煮熟蔬菜不含水份能填滿半個飯碗),且每日攝取當季水果二份,利用足夠的水溶性與非水溶性膳食纖維,預防學童性便祕,同時提供養料給腸道內益生菌的生長,用好菌來趕走壞菌。
兒童可搭配補充人體必需脂肪酸,如亞麻仁油等Omega-3系列的好油,來提供大腦神經成長,以及眼睛的視網膜、視神經成長所需,同時用這種好油來趕走因油炸食物攝取過多,造成體內壞油過多的問題。還可多加補充葉黃素,以及類胡蘿蔔素-蝦青素(Astaxanthin)來保護眼睛,以避免長時間用眼、及光線對眼睛的傷害,同時能補足因日常飲食中蔬菜攝取不均衡、或養份流失的問題。
補充鋅(Zn)來提供大腦的短期記憶中樞-海馬迴所需的營養素,以面對龐大的課業壓力,當學童學習有效率,自然可以減少課後輔導時間,也能能愉快的與家人共進晚餐,正確學習好的用餐習慣。
如果孩童因先天因素或後天因素,脾胃不佳食慾未開,除了藉由運動來改善,也可搭配能開脾健胃的天然食品,作後天的調理。同時為接下來的青春期也就是台灣俗稱轉(蹬)大人做好準備。正所謂:「時機抵有著,卡好九斗換一石。」而根據國外研究,身高的優勢會明確帶來工作上的優勢,沒有理由讓孩子的將來輸在外表高度上。
過重的課業壓力會造成心理的壓力,也會影響到食慾與睡眠,如果經常失眠或晚睡會造成生長激素分泌不足,如果無法減少課業壓力,至少可以改善學習效率、縮短讀書時間,也可以利用玫瑰精油來舒緩心理上的壓力並照顧睡眠品質。
除了用蔬果中的纖維(果寡糖)來養育腸道中的益生菌,額外補充合適的益生菌,可以照顧腸道健康,尤其當外來細菌病毒入侵腸道,會因好菌的關係抑制它們作亂,同時訓練學童的免疫力,減少過敏反應如:打噴涕、鼻塞、起疹子的發生。益生菌應挑選能抗胃酸抵達腸道的菌種,並能在腸道環境生存,同時形成好菌喜愛的環境,進而影響大多數的觀望菌,才能真正達到維護腸道健康的效益。
--------------------------------------------------------------------------------------------------
保健從何時開始
我們都知道預防高血壓應從嬰幼兒時期開始做起,但能做到的似乎是九牛一毛。為什麼?因保健不是單方面個人的問題,它牽涉到個人生活與飲食習慣,食物本身的營養素及環境汙染…等因素。再加上工商業社會忙碌的雙薪父母親,更無法用全部的心力照顧下一代,亦無時間投入相關之保健訊息與產品之搜尋。
有鑑於此,我們更應重視日常生活之飲食,尤其是加工食品氾濫時代,要從食物獲得重要之天然營養素,例如抗氧化之蝦青素、葉黃素及維生素…等,可說是緣木求魚。畢竟精製加工食物為能達到保存及增進風味之目的,均會在加工製程中使用多種添加物與加熱殺菌處理,已嚴重破壞食品之重要成分,若加上動植物在污染環境中栽種、生長,其作成食品所殘留之農藥、重金屬、抗生素、磺胺劑…等對食物均造成嚴重負面之影響。
從事食品營養研究工作近三十年,對於忙碌生活之家庭如何做好保健工作,提出幾點看:
一、多攝取天然無汙染之新鮮食物
我常提到為何蚯蚓會得到小兒麻痺,最主要是受到土壤中之農藥、重金屬、酸雨及各種工業廢棄物所影響。因此,若藉由天然植物或水藻類中攝取葉黃素、蝦青素…等具高度抗氧化活性之成分,不但無法達到有效之攝取量,且於不知不覺中亦吃進更多之有害物質。慎選天然無汙染之新鮮食物是平日生活保健的第一步。
二、建立少油多纖之飲食行為
現代人包括中小學生從小就接觸大魚大肉之飲食環境,且大部份都是外食,對於油脂攝取完全無法節制,造成後天性之高血壓、心臟病,長期下來,對腸胃消化系統、肝腎之代謝系統產生莫大之障礙,尤其是飽和脂肪攝取過多造成膽固醇過高,對血液循環影響甚鉅,若能適時補充多元不飽和脂肪酸(ω-3)並降低油脂攝取,不但能降低不好之膽固醇含量,亦同時保護肝腎細胞,搭配抗氧化之蝦青素及葉黃素,降低油脂之氧化對人體健康之負面影響。
三、食療重於醫療
現代醫學已將預防醫學列為未來醫藥生技保健之發展重點,其實所談之預防就是食療,藉由食物中之有效成分在長期食用期間達到保健功效,因工商社會交際應酬之習俗對人體健康而言,是很大的潛在風險,往往在體內形成營養不均衡現象,因任何過多油脂及熱量(澱粉、糖類)攝取,均會造成細胞活動力減少,產生新陳代謝速率減緩的現象,毒素持續累積,導致各種病痛,正如中醫所言「通則不痛,不通則痛」之現象。因此如何從食物中攝取對細胞活化,降低有害物質傷害並促進新陳代謝之成分-抗老化、抗氧化之天然色素是決定保健功效的關鍵所在。若能提早藉由天然食療之保健就不會走在醫療之路。
四、強化免疫系統,改善過敏體質
現代人過敏體質之比率愈來愈高,主要是人體免疫系統功能障礙及飲食與環境中過敏原之影響,除了配合運動習慣外,多攝取強化免疫功能之機能性成分-抗氧化物質,如蝦青素,才能產生相乘效果,增加過敏原之抵抗力。
五、養成保健習慣
正如文章標題所言,保健從何時開始,其答案是愈早愈好,且時時養成保健習慣及觀念包括飲食八分飽,各種食物尤其是天然新鮮「蔬果五七九」及穀類…等機能性成分之攝取不能少,此外包括少油少鹽少糖,最重要的是適時補充保健食品以平衡日常飲食所缺乏之營養成分。
綜觀上述幾點,我在此必須強調,健康如金字塔一般不是一天造成亦不是一天就失去,必須用心去經營正如事業一般,它是所有成就的基礎亦是利己利人的一切。
.........................................................................................
身為父母親,想要給幼兒的是…
前言
我也是身為擁有三個女兒的人父。但是,研究HADO以來歷經十五年的時光,我也有一些「如果能夠早點知道就好」的遺憾。我讓我的孩子從幼年時期就開始學習算盤,也因此最被疼愛的小女兒,她現在正值國中一年級,似乎培養出習慣以右腦來思考的模式了。身為雙親,我想大家最期待的莫過於是希望孩子能夠得到幸福。
所以,以下,我嘗試針對如何教養處於幼兒時期孩子的問題,整理了一些我個人的心得,希望能夠與大家分享。
腦力與才能
我們都聽說過「天才」一詞。這個詞是指「與生俱來的才能」。當然,我想關於才能或能力,都與雙親的遺傳等是具有關聯性的。
對於HADO也深表贊同的志賀一雅博士,他與幼兒的右腦開發先驅者,已故的七田眞博士(教育學博士 1929~2009)共同就腦力與能力・才能進行了多年的研究。他們發現到,二十萬人才會出現一位所謂具有絕對音感資質,或是像鈴木一郎這樣世界級頂尖的運動選手,擁有優於常人的動體視力感之人,想要讓孩子擁有這樣的五感或感覺,必須要從幼兒時期開始給予幼兒這些體驗或學習的機會。
最近,文部科學省(相當於我國的教育部)發表了一篇日本兒童出現了運動能力降低、手腳不靈活的兒童出現增長趨勢等之報告。舉例而言,不會使用小刀、菜刀以及剪刀、不會點火柴、不會扣好鈕扣、不會順手使用筷子、眼睛無法直視球的方向的兒童有出現增加的趨勢。使用道具,也就是模仿人的動作或行動來進行學習的能力,可說是只有我們靈長類才具有的本能。身為父母親,首先我們應該學習如何教育我們的孩子。
圍棋或將棋的名人他們都說他們是〝用右腦在下棋〞。什麼叫做〝用右腦在下棋〞呢?
通常,我們成人的大腦會將我們透過五感所擷取的資訊(當然,讓五感發揮作用的是右腦),送到左腦去進行判斷。把我們所見聞到的資訊分別且逐一地傳送到左腦去進行分析以及判斷。舉例而言,在閱讀的時候,我們會分別將我們以視覺所擷取到的單詞、語句送到左腦,由左腦來進行判斷。我們欣賞美景的時候,映入我們眼簾的影像資訊,也會被傳送到左腦去進行整理以及判斷。
以右腦來下棋,意味著他會將棋盤上的影像、他所看到的資訊直接送到左腦來進行記憶。而其進行記憶的方式,並不是逐一判斷、分析每一項資訊,而是以高速的方式進行記憶。
一般而言,我們正常人的記憶系統乃是將我們五感所感知到的資訊,透過左腦來進行計算、評價、分析、判斷等,是一連串的觀察紀錄。在幼兒時期,我們左腦的判斷以及分析能力原本就比較差,所以只會將我們所感覺到的圖像、影像以及聲音等直接記憶下來。因此,在幼兒時期的學習,就會忠實地接受我們所擷取到的資訊並且加以模仿之,所以學習能力是比較快速的。某種程度來說,左腦所記憶下來的經驗以及體驗,或是已經成為我們習慣的各種癖好等,會阻斷學習的能力。而有些人之所以能夠把外語說得像母語一樣,那是因為他將聲音情報原封不動地接受並且記憶下來的緣故。而像我這樣長年處於日文的環境下,我就無法記憶中文的發音。舉例而言,愛、唉、矮、癌等這些單字對我而言,在我聽來都是【ai】,而我也無法正確地唸出這些單字。
而對圍棋還算頗有鑽研的人,他會將自己所親自對戰到目前為止的資訊,記憶成一種定石,透過對戰的模式所獲得的資訊,進行分析與判斷。但是,用右腦來下棋的天才,則是將對戰的內容當作是影像般地記憶下來,所以並不會像一般人下棋一樣,會觀察或思考每一顆棋子。會用image(影像)來做瞬時的判斷。心算的名人也是一樣的,他們會透過打算盤或手的動作這樣的行為,在腦海裡作出算盤的影像,並且做出瞬時的計算行為。
我們可以說透過右腦、感覺所擷取、記憶到的資訊,可以說是永生難忘的。舉例來說,騎腳踏車這個行為也是透過感覺所記憶下來的。快速默記的方法,也是充分運用五感而得到比較好的效果。舉例來說,默背英文單字的方法,與其只是看、或是抄寫,還不如唸出聲音來然後寫下來,利用特定的圖片或香味、氣味來做聯想等透過五感,讓英文單字能與感覺有所連結就會更具有效果。能夠默背圓周率十萬位數字而創下世界第一紀錄的原口證(Akira Haraguchi),他就表示他不是只是將數字記憶下來而已,而是想像出數字羅列的模樣、或是其固定的律動等或配合一些諧音的成語,或是像說故事般地將圓周率記憶下來。
我想並沒有多少人認識匈牙利籍的數學家,馮諾曼(John Von Neumann 1903~1957)這號人物。但是,現在我們所使用的「電腦」,又被稱為「馮諾曼(Neumann)型電腦」,從這個名稱就可知到,馮諾曼可說是與愛因斯坦並列,代表二十世紀的一名科學家。馮諾曼乃是德國裔的猶太人,在很多領域上都具有功績,可說是架構電腦理論、進行量子力學的學術研究,以及數學的〝Game Theoretic Model(遊戲理論模組)〞的先趨者。身為猶太人,他從小就接受高水準的教育,在六歲時即會進行千萬位數的心算、會說希臘語、八歲就懂得微積分。除此之外,聽說他還會默背世界歷史以及哥德的小說等,都不會出錯,具有驚人的記憶力。根據他友人的轉述,就算是馮諾曼二十年前所讀過的書,他也曾親眼見證馮諾曼從某頁默背到某頁,讓他感到非常驚訝。雖然是如此優秀的人,但聽說他會色瞇瞇地盯著女人的腳看,會偷看女秘書的裙底風光,會跟莫札特一樣出現一些玩過頭的行為,或說一些不入流的笑話等;在日常的生活中,會有一些異於常人的行為,甚至還曾被說過是個很幼稚的人。除此之外,他也是位激進派分子,曾經發表過贊成核子試爆等非常偏激的言論等,可說是一個問題兒童。
過去的經驗或體驗、痛苦的回憶以及快樂的事情;所謂人性,就是透過重複體驗與經驗,由主掌判斷與分析的左腦所累積而得的資訊,這些資訊由於已經反覆經過多次的經驗,或是判斷與分析,因此會變化為更為精緻的資訊。然後,這些更為精緻的資訊就會成為具有價值的人性。
飲食習慣
就同如期腳踏車的記憶般,經過感覺所察覺到的資訊,它會潛在性地刻印在我們的身體裡。像幼兒時期,我們的左腦完全不具有任何判斷或分析力,此時我們就會將五感、透過感覺所捕捉到的資訊忠實地以影像、聲音、香味以及氣味等情感資訊的方式記憶下來。所以幼年時期所吃到的媽媽的味道,即便我們長大成人我們仍舊會覺得懷念,那是因為幼年時期的資訊已經潛在性地被我們的身體所記憶下來的緣故。
嬰兒的舌頭原本應該就像是測量HADO的偵測器一樣。換言之,生命體原本就排斥我們應該要拒絕的東西,就算是用舌頭舔,也不會攝取進去、不會喝下肚,這就是我們人類原本所具有的本能。在正常的狀態下,就算是我們舔到怪東西,我們也不會就誤食或誤飲吧。
最近,連離乳食品,我們也會設法提升其保存性以及風味。當然,一般流通在市面上、幾乎所有的食品無一不是添加了防腐劑、香料、化學調味料等食品添加物。現在,就連離乳食品也不例外。而提升離乳食品的風味指的是什麼呢?就是指家長吃過之後覺得美味的東西;但是如果從嬰兒的角度來看,可能口味就會太濃了。就如同如果我們持續給小狗或小貓那些與我們人類吃的口味一樣調味的食餌的話,那麼一旦你改給它們調味比較淡的食餌,它們可能就不會吃了。
人類的身體原本就具有就算是病毒或毒物入侵,也會以排泄的方式等防止入侵的本能。嗅覺以及味覺也是防禦功能之一環。在我們的左腦完全不具有任何判斷或分析力的幼兒時期,我們在提升語言等學習能力之同時,在飲食生活的面向上,我們也漸漸地喪失了那些原本生命體就具有的判斷能力。所以,我希望各位能夠在你的孩子還是處於幼兒時期的時候,特別留意盡量給孩子那些少添加物、口味偏淡的食物。
飲食與健康
最近,在日本,下面這則報導引發了一連串的討論。
國立癌症中心調查研究 根據國立癌症中心進行六萬人規模的追蹤調查發現,每天攝取三碗以上白飯的日本女性,罹患糖尿病的比例比較高。 大家都知道攝取過量的碳水化合物會有比較高的罹患糖尿病的比例,但是這卻是首次進行這樣大規模有關於米飯與糖尿病關聯性的調查。 這次的調查是針對居住在岩手、長野、茨城、沖縄等八個縣、六萬名45~74歲的男性與女性,自1990年代初期開始展開持續長達五年的追蹤調查。其中有1103人(男性625人、女性478人)罹患糖尿病。 而關於與米飯攝取量之間的關連性調查,以女性為例,一天吃三碗白飯的人比一天只吃ㄧ碗白飯的人其罹患糖尿病的比例為1.48倍,而一天吃四碗白飯的人則是為1.65倍。不過,如果是從事勞動工作或一天有運動一小時以上的人,則其白飯攝取量與罹患糖尿病的比例則沒有明顯的關聯。而男性的情形,則是相較於女性,其白飯攝取量與罹患糖尿病的比例則沒有什麼關聯性,惟不運動的人,則是有罹患糖尿病的比例偏高的傾向。 攝取較多米飯的女性其生活習慣等有可能會引發糖尿病,但從這次的調查結果來看,無法斷定米飯就是導致糖尿病的原因。分析資料與數據的國立國際醫療研究中心的小組則是建議「不只是米飯,應該維持整體飲食習慣的均衡是比較重要的」。 (2010年11月12日 讀賣新聞) |
看到這則報導後,你一定會認為「這是騙人的!」但同時也會想「接下來,控制米飯的攝取量吧。」應該如何解釋這樣的結果呢?
相較於吃米飯這件事情,其實有很多人表示還不如正視日本人穀物纖維攝取不足的問題。新谷弘實博士(亞伯特・愛因斯坦醫科大學外科教授)所著的「關於腸胃(原文〝胃腸は語る〞)」(弘文堂)一書中,就以「只要改變米飯,胃壁就會有所改變」這句話,來說明「穀物纖維的有效性」。穀物纖維中富含微量礦物質,這些微量礦物質有助於腸內常在菌的活性,且所含的食物纖維也很適合用來打造腸內常在菌的棲居地。
精製白米、白砂糖這類行為(或稱過程),其實就是指丟棄了那些重要成分的行為(過程)。針對幼年時期的孩子,請盡量避免讓他們攝取特別是像白砂糖等這類經精製過的東西。而除了應該將白米改成糙米之外,也應該花一點心思,盡量讓他們攝取像芝麻、種子類等穀物纖維。
礦物質的有效性
維他命以及礦物質都具有扮演有助於生成調節生體機能、荷爾蒙等生理活性物質的觸媒功能;具有促進生體內的酵素反應功能的維他命,雖然可以生體內合成,但是礦物質,卻是無法在我們生體內進行合成的。惟一獲取之道就是透過攝取的方式了。我們如果缺乏了一定量的鈣、鐵、鋅、銅、錳、鈷、鉬、硒以及鉻等金屬類,則就無法活下去。舉例來說,人體每天所需要的鐵為10~15毫克,但其儲備量則為三百倍,而鋅的儲備量則是需要二百倍,如果沒有銅,則鐵也無法有效發揮作用。
微量礦物質被稱為活性基物質,具有活化體內酵素的功能。消化酵素中的澱粉酵素以及胃液素的活性基係由鈣所構成,脂肪分解酵素以及胜肽蛋白分解的活性基係由鋅所構成,所以如果缺乏鈣或鋅的話,就無法順利進行消化。除此之外,將活性酸素以及過氧化脂質加以無害化的能力,也是微量礦物質的特徵。錳據說是愛情之鹽,與動物的生殖功能相關。如果錳不足的話,則動物的受胎率就會下降,乳牛就會不願意被取乳而到處亂跳、踢。鋅則是與頭髮的生長以及味覺具有關聯,同時也與生殖相關,如果缺乏鋅,則會有加速老化的問題產生。
最後,我將主要礦物質的功能整理成下表。幼年時期最重要的就是要均衡地攝取礦物質,打造一個基本的體質。
礦物質的種類 |
所具有的功效 | 攝取不足時會引發的問題 | 富含該礦物質的食物 |
鈣 | 骨骼與牙齒的發育、安定精神、增強筋肉・心筋的收縮作用 | 骨骼與牙齒發育障礙、成長障礙、骨質粗鬆症、神經過敏(不眠、神經症、焦躁、動悸)、肌肉強直症(強直性痙攣)、高血壓、動脈硬化 | 海藻類、起司、無菁甘藍菜、杏仁、芹菜、牛奶 |
鐵 | 搬運體內氧氣 | 貧血、成長障礙 | 海藻類、酵母、黒砂糖、胚芽、南瓜籽 |
鎂 | 骨骼與牙齒的發育、神經・維持筋肉機能 | 骨骼與牙齒發育障礙、痙攣、虚血性疾病 | 海藻類、麥、胚芽、堅果類(杏仁、花生)、黒砂糖、豆腐 |
銅 | 血紅素合成、與麥拉寧色素生成相關 | 貧血、骨骼異常、毛髪與皮膚色素脱失、成長障礙、生殖力減退、腦障礙 | 肝、牡蠣、大豆油、堅果類(杏仁、胡桃) |
錳 | 骨骼的構成成分、促進糖質分解 | 成長障礙、骨骼異常、輕度皮膚炎、平衡感覺不全、血糖上昇 | 豆類、胚芽、蔬菜、茶 |
硒 | 分解過氧化脂質、抑制癌症 | 心臓疾病、因骨骼變形所產生之關節炎、筋肉痛、成長障礙、不孕症 | 海鮮類(鮪魚、旗魚、貝類)、海藻類、胚芽、蕃茄 |
鋅 | 核酸・蛋白質的合成、味覺機能、免疫機能、糖質・脂質・促進蛋白質、骨骼的代謝 | 味覺障礙、成長障礙、食欲不振、免疫力降低、傷口不易癒合、生殖力減退、皮膚炎、脱毛、口内炎、精神障礙 | 牡蠣、肉類、小麥胚芽、花生 |
鉻 | 促進胰島素的作用、促進脂質代謝 | 血糖値上昇、成長障礙、視力障礙、高血脂症 | 穀類、肉類、海鮮類 |
鉬 | 與尿素・糖質・脂質代謝相關、促進鐵質的利用 | 成長障礙、神經症 | 穀類、豆類、内臓類 |
鈷 | 構成維他命B12 | 維他命B12欠乏症、惡性貧血 | 肝、海鮮類,綠黃色蔬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