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蚊症之中醫看法

2010051610:00

飛蚊症之中醫看法
臨床上有些患者到眼科看病,自覺眼前黑影飄動,有時從眼簾一閃而過,有時聚而不散,形狀也時而變幻。當在看藍色天空、白色牆壁等較為亮麗的背景時,更容易發現它的存在,由於該症的特點是患者眼前出現的黑點會隨著眼球的轉動而飛來飛去,又總抓不到、打不著,就好像飛蚊一般,醫學上稱之為飛蚊症(Floaters)。這是眼病中很特別也是相當普遍的一種症狀,40 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有此類症狀者居多,高度近視眼患者,動過白內障手術者,以及其他如眼內發炎或視網膜血管病變患者,也會形成此病。

西醫眼科認為,大約有80%的飛蚊症由玻璃體纖維之水化形成,可以不需處理,屬生理性飛蚊症,主要是由於玻璃體殘留胚胎細胞纖維或血細胞,偶爾隨著眼球的轉動而浮到視野中來,對視力無明顯影響,也不會隨之而發展,這類的飛蚊常為少數孤立,無色透明,輪廓不清,症狀恆定,不影響視力。而病理性的常隨眼病而突然出現,不斷變化,可加重或逐漸消失,可伴隨眼前閃光,視力多受影響,大多數是由於眼內炎症、眼內出血性疾病等而產生的,應給予積極治療。眼前有固定的黑影遮擋的大小與位置均固定不變,這常是眼底病變的症狀,並非本病範疇。

飛蚊症屬於中醫的雲霧移睛証,在明朝王肯堂的《証治準繩‧雲霧移睛証》有清楚的敘述:謂人自見目外有如蠅蛇旗幟,蛺蝶絛環等狀之物,色或青黑粉白微黃者,在眼外空中飛揚撩亂,仰視則上,俯視則下也。乃玄府有傷,絡間精液耗澀,郁滯清純之氣,而為內障之証。《銀海精徽》認為,本病為肝腎虧損所致,治宜補益肝腎。《審視瑤函》認為,本病為腎虛不能濟肝木《張氏醫通》認為,黑影為膽腎自病。這些醫家都認為本病是正虛失養,治療重點應該重視培本補益。

也有醫家認為,濕濁不化、瘀血內停者重在化濕去瘀如《秘傳眼科龍木論》認為,濕濁不化、瘀血內停。而《張氏醫通》認為,因痰火傷肺脾清純之氣而致飛蚊或白或黃。總之,本病可因濕熱鬱蒸,或痰濕內蘊,濁氣上泛;或肝腎虧損,目失所養;或因久病或經產失血過多,氣血虛虧,不榮於目等,故大病之後也容易出現有飛蚊症現象。治療多有祛邪與扶正二方面。祛邪常以祛痰除濕,消瘀散結為主,扶正常以滋補肝腎,養血益氣為主。另外本病雖病在神膏(玻璃體),但常尤其他眼病引發為主,故還需注意從原發病著手治療。

患者平常可飲用甘菊花茶來保健,方用甘菊花三錢,枸杞子五錢,山萸肉三錢,車前子三錢。放熱水瓶中,沖入沸水半瓶,蓋悶約20 分鐘,代茶頻頻飲用,每日1 劑。主治肝腎陰虧,肝火上炎所致的飛蚊症,濕熱上泛或痰濕內困者忌用。也可常泡些枸杞菊花茶飲之,方用菊花一錢,枸杞子一錢,夏枯草一錢。沖入沸水500 ㏄,蓋悶約20 分鐘即可飲用。

發現有飛蚊症候,既不能不當回事,也不必恐慌,應即時到醫院眼科檢查。值得注意的是,這種退化性的症狀逐漸也在年輕人身上看到,這可能與部分現代人生活不規律,過度使用眼睛有關,應該引起重視才對。最要緊的是不要勞累過度,要適度運動,睡眠足夠,適度陽光照射,千萬不要大意。飛蚊症的出現,除造成生活及工作不便之處,還可引起視網膜剝離,併發繼發性青光眼等危險重症,尤其是患有高度近視的人,更應及時預防與治療。

本文作者【陳萍和醫師】
本文由【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傳統醫學科】提供